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靖[1] 尹凯歌[2] 李雅静[3] 强翠欣[1] 牛亚楠 李志荣[1] 赵宝鑫 赵建宏[1] YANG Jing;YIN Kaige;LI Yajing;QIANG Cuixin;NIU Yanan;LI Zhirong;ZHAO Baoxin;ZHAO Jianhong(Hebei Provincial Center for Clinical Laboratories,Secon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00,China)
机构地区:[1]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省临床检验中心,石家庄050000 [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石家庄050000 [3]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检验科,石家庄050000
出 处:《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0年第2期212-215,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
基 金:河北省卫计委重点课题计划(20170533);河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183977118D)。
摘 要:艰难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是一种专性厌氧革兰阳性芽孢杆菌,是造成医院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重要病原菌[1]。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或化疗药物等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造成产毒艰难梭菌过度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CDAD)。CDAD的症状轻重不一,可从轻度的腹泻到重度的伪膜性肠炎,甚至引起感染性休克导致死亡[2]。近年来,艰难梭菌高产毒株RT027型在欧洲和北美地区造成了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3]。在国内该型别的报道较少,仅在北京、广州、香港、台湾等地区有少量散发病例报道[4-9]。本文报道1例抗结核治疗后RT027型艰难梭菌引起伪膜性肠炎的病例。
分 类 号:R378[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