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北封禁政策下的旗民交往关系——以乾隆朝吉林珲春为例  被引量:4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Bannermen and Civilians under Qing Government’s Block Policy of Northeast China:A Case Study on Hunchun,Jilin Region in the Qianlong Perio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金柱 Ma Jinzhu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100872

出  处:《历史档案》2020年第1期97-103,共7页Historical Archives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8XNH060。

摘  要:清政府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在珲春设置八旗驻防,该地由此形成了一个以旗人为主体的军事管制型社会。珲春原不准民人居住,至乾隆时期清政府开始将珲春有限地开放。民人进入该地后,与旗人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结成雇佣关系与买卖关系,相互依赖、补充。在经济互惠基础之上,双方开始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认同,在日常社交活动中建立了跨旗民的社交网络。值得注意的是,珲春旗人的文化面貌并未因此产生明显流变,他们在长时间里较好地保持了以"国语骑射"为代表的"满洲旧俗"。

关 键 词:乾隆朝 旗民交往关系 东北地区 珲春 封禁政策 

分 类 号:K24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