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先初[1] Chen Xianchu(Yuelu Academy,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机构地区:[1]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长沙410082
出 处:《晋阳学刊》2020年第2期127-135,共9页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
摘 要:1922年3月,李石岑针对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的主要观点展开了批评。他指出,西洋、中国、印度不是各走各的路,它们都是坦荡荡地向着前面的一条大路走,不存在所谓“三个路向说”。梁的“三个态度说”也不对。所谓“促进世界第二路文化之实现”的话不妨慢点讲,而“有我”“个性申展”“从权威解放”“理智条达”这样的话要多讲。梁氏关于“文化”“文明”“东西文化”等的定义或说法也有问题。文明不文明要看进步不进步,要由进步的程度看一国文明的程度或定一国文化的程度。以此观察其时的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就得承认后者比前者先进,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李石岑的这些观点,与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观基本一致;而围绕《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展开的争论,则是五四时期东西文化论争的重要一环,也反映了这一时期两种文化史论述模式的争雄。五四之后,这一争雄局面仍然维持,中西文化论争仍在延续。
关 键 词:李石岑 文化观 评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西文化论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