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薛洪波[1]
机构地区:[1]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1期176-181,共6页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一般项目“秦汉基层社会伦理秩序的建构与演变研究”(19BZS035);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伦理秩序研究”(2019B192);吉林省教育厅“战国秦汉家庭犯罪研究”(JJKH20191030SK)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秦律体系中,“家罪”主要是指“同居”在一起的父与子、主与奴之间的犯罪。“家罪”作为维护家庭秩序的法律规范,始见于《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法律答问》。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有关“家罪”的条文摘录如下:家人之论,父时家罪殹(也),父死而(甫)告之,勿听。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