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背后的悲剧情怀——《带上她的眼睛》的“非构思”解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清 

机构地区:[1]江苏宝应县山阳镇城西实验学校

出  处:《中学语文》2020年第7期9-13,共5页

基  金:作者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普教立项课题“基于‘非构思’写作理论的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课题编号:D/2015/02/4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科幻小说"不同于‘文学即人学’的主流文学",它"把人的位置放得很低,人物是行动派生出的符号",因此,"科幻作品中人物在行动中的功能性更突出",而"心理深度不被重视",尤其是一些具备理工科知识的科幻作家所写的"硬科幻"作品,"往往对小说涉及的科技原理尽量运用、理性阐释",而"忽略小说的人文关怀要素"。所以,"科幻作品多扁平人物,有些作品故意使人物形象失去特点,从而突出人物功能的相同性,抹杀个体存在意义。"刘慈欣的许多科幻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具有这样的特质。

关 键 词:扁平人物 科幻小说 科幻作品 悲剧情怀 刘慈欣 主流文学 文学即人学 人物形象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