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用"的理论 到"有用"的技术 无线电是怎样成为文明标志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伟峰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无线电》2020年第3期67-70,共4页Hands-on Electronics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地球被无线电的海洋包围着,现代人虽居于其中,但经常“用而不知”,其背后的理论研究,以及后人加以开发和应用的盛况,共同构成了20世纪的文明之光。2月13日是世界无线电日。无线电如今已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大多数人对它“用而不知”。除了我们熟知的广播、对讲机、手机、Wi-Fi、蓝牙运用了无线电,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身份证、公交卡、银行卡,这些卡片也运用了无线电技术。它们用到了基于无线电原理的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和近场通信(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技术。每刷一次卡,就是一次无线电通信的过程。此外,飞机、轮船和高铁也离不开无线电。

关 键 词:无线电技术 无线电通信 对讲机 射频识别 NFC 蓝牙 近场通信 文明之光 

分 类 号:TN9[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