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以山西东湖醋园为例  被引量:18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oductiv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Taking Donghu Vinegar Garden in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孝东[1] 徐业鑫 HUANG Xiaodong;XU Yexin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太原030006 [2]山西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晋中030810

出  处:《西北民族研究》2020年第1期187-199,共13页Journal of Northwestern Ethnic Studies

基  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西省‘非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编号:2018041020-5);中国社会科学院访学项目“新古典-结构功能论视角下文化遗产的新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自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为"非遗")"生产性保护"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在这一概念的核心与原则等方面已经逐步达成共识,但在实践中以何种路径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还有较大的讨论空间。作者对山西省国家级非遗项目"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考察,发现工业旅游对传统技艺型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具有很大的作用。论文首先对山西老陈醋东湖醋园工业旅游的实践进行了细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业旅游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关键要素,最后对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生产性保护的三大核心原则作了进一步的反思。

关 键 词:工业旅游 传统技艺型非遗 生产性保护 

分 类 号:K890[历史地理—民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