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卢君瑶[1] 王登宇 尹东林[1] 白玉盘[1] 许洁[1]
机构地区:[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感染科,201900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201900
出 处:《肝脏》2020年第3期285-287,共3页Chinese Hepatology
基 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syz2015-021)。
摘 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展为肝细胞癌(HCC)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感染科近年收治的CHB、乙型肝炎肝硬化和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按照年龄1∶1进行匹配,收集三组间临床特点、HBV血清学标志物、AST/ALT、甲胎蛋白等指标,作组间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HCC组有家族史者占52%,饮酒史者占30%。HCC组HBsAg平均滴度最低,为4652 IU/mL,肝硬化组次之,为9357 IU/mL,CHB组最高,为20112 IU/mL;HBsAg<2000 IU/mL者,HCC组占50%,显著高于CHB组(25%)和肝硬化组(34%,P<0.05)。AST/ALT比值三组间有显著差异,HCC组最高,均值为1.678,肝硬化组和CHB组分别为1.056和0.643。HCC组有77%的患者AST/ALT比值≥1,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的52%和CHB组的5%。ROC曲线显示,AFP和AST/ALT的AUC>0.50。结论对于经治的CHB或肝硬化患者,将HBsAg滴度、AST/ALT作为筛查指标将有助于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4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