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范瑞青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 处:《社会与公益》2020年第2期29-32,共4页Society and Public Welfare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犯罪是我国乃至世界都不得不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此类犯罪的数量急剧上升,且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发泄性、残忍性和集团化等特点,故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不断提出有益的青少年犯罪刑事立法政策,思考完善立法体系。我国青少年犯罪刑事立法政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严打"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教育"阶段、21世纪后犯罪处遇的新阶段的"新阶段"。40年的刑事立法政策有进步也有不足,仍需要立法界、司法界与社会界不断努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