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现”理论及音乐意义的研究(下)  被引量:1

Research on Musical"Expression"Theory and Significance of Music(Part Two)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经树[1] Liu Jingshu

机构地区:[1]中央音乐学院

出  处:《音乐研究》2020年第1期69-81,共13页Music Research

摘  要:三、19世纪情感论的音乐美学19世纪音乐美学理论摆脱了18世纪的模式.作者们认为,音乐表达了一种特殊的感情,或者从柏拉图理论来看,音乐能绕过表现真实的感情而达到它的内在本质.叔本华认为,从哲学上来说,音乐是超验的,能达到日常生活所达不到的东西.“音乐绝不是表现着现象,而只表现一切现象的本质,一切现象的自在本身,只是表现着意志本身.”①叔本华这段话经常被引用.它拒绝了自古以来的模仿理论,以音乐铸成明显有形而上特质的音乐美学.对发端于18世纪、盛行于19世纪的独立音乐观念来说,18世纪的情感论和音型理论美学都与它的本质不相容,音乐的意义不在于描写或表现外界事物,它能表达的只是它自己的本质.

关 键 词:音乐美学 叔本华 音乐表达 外界事物 模仿理论 情感论 音乐的意义 柏拉图 

分 类 号:J601[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