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浦少锋[1] 孙玲玲 徐永明[1] 吴军珍[1] 吕莹莹[1] 杜冬萍[1]
出 处:《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0年第2期156-158,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Pain Medicine
摘 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一般是指急性带状疱疹(acute herpes zoster,AHZ)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的神经病理性疼痛[1]。成人AHZ发展成PHN的比例可高达10%~50%[2],PHN相关的疼痛症状通常分为三大类:持续性自发性疼痛;阵发性枪击样、电击样疼痛;机械性痛觉超敏和机械性痛觉过敏[3]。PHN引起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工作及社会状态,对病人生活治疗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4]。如何有效治疗PHN,是临床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口服普瑞巴林、曲马多等镇痛药物[5,6]或硬膜外阻滞、神经阻滞、神经射频调节等[7~10],或其他辅助药物如维生素C等[11]。虽然可取得一定疗效,但也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操作复杂及操作本身引起的并发症等弊端[12]。
关 键 词:神经阻滞 自发性疼痛 辅助药物 电击样 神经病理性疼痛 硬膜外阻滞 药物不良反应 慢性疼痛
分 类 号:R246.6[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15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