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临床效果观察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6动态监测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寒冬[1] 谷志勇 刘丽艳 赵晶 陈璀[1] 贾春辉[1] 李丹[1] 

机构地区:[1]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感染科,河北秦皇岛066000 [2]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消化科,吉林长春133011

出  处:《临床军医杂志》2020年第3期324-325,327,共3页Clinical Journal of Medical Officers

基  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201703A091)。

摘  要:目的观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临床效果,并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6的动态监测意义。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三医院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98例HI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49例。A组给予齐多夫定+拉米夫定,B组给予依非韦伦+拉米夫定+替诺福韦。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6、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存活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51.0%(25/49),B组为93.9%(46/49),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16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平均存活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8/49),B组为32.7%(16/4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IV感染患者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16的表达水平,延长存活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关 键 词: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6 

分 类 号:R512.91[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