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丽萍[1] 郭明秋[1] 陈华波 郑旭[1] 李迪 

机构地区:[1]青岛市市立医院医学检验部,山东青岛266071 [2]山东省眼科研究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山东青岛266071

出  处:《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年第3期471-472,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Diagnosis

摘  要:铜绿假单胞菌属于非发酵革兰阴性菌,是临床最常见病原菌之一,因其本身携带染色体介导的AmpCβ-内酰胺酶,可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和头孢曲松产生固有耐药,其外排泵机制可将β-内酰胺类、氯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类及替加环素等泵出胞外,从而产生耐药[1]。医院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较严重,多为多重耐药,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在临床分布呈明显不均一性[2],不同标本来源及不同科室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差异明显。

关 键 词:铜绿假单胞菌 替加环素 染色体介导 医院内感染 四环素类 头孢曲松 头孢噻肟 不均一性 

分 类 号:R446.5[医药卫生—诊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