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洪汉利[1] 陈统清[1] 赖玉萍 林敏娃[1] 谢碧琴[1] 肖观清[1] 叶佩仪[1] 孔耀中[1] HONG Han-li;CHEN Tong-qing;LAI Yu-ping;LIN Min-wa;XIE Bi-qin;XIAO Guan-qing;XIE Pei-yi;KONG Yao-zhong(Department of nephr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Foshan,Foshan 528000,China)
出 处:《临床肾脏病杂志》2020年第2期154-156,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Nephrology
基 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NO.2016AB002441)。
摘 要:肾移植术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最合理的替代治疗方法,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是最为常见的器官移植手术之一,2017年中国共施行肾移植10793例,居世界第2位[2]。进入21世纪以来,肾移植短期存活与长期存活均有明显改善,但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是ESRD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肾移植术后随着肾功能的恢复,骨、矿物质代谢紊乱能否快速纠正,仍需大量临床资料验证。有文献报道,肾移植术后仍然有高达50%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3]。I型前胶原蛋白是I型胶原合成前体,成骨细胞合成I型胶原时,I型前胶原蛋白氨基末端前肽被特异蛋白水解酶解离,因此,监测血液中总I型前胶原蛋白氨基末端前肽(total procollagen I N-terminal peptide,T-PINP)的含量可反映I型胶原的合成及骨代谢转换情况[4-5],T-PINP升高表明骨合成活跃,胶原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是I型胶原C端肽的主要成分,是目前评价破骨细胞活性及骨吸收最有价值的指标,因此联合监测T-PINP与β-CTX可动态观察肾移植术后骨代谢变化过程。本研究通过总结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例肾移植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肾移植患者术后短期骨代谢的变化趋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1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