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族之道:简论我国族类称谓的类型与演变  

The Ways of Classes: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ypes and Evolution of Ethnic Appellations in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少春[1,2] Zhang Shaochu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2]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北京100081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7-14,共8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的百年历程研究”(2019MZSCX001);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区域共同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阶段性成果。

摘  要:族类称谓的类型、制作及不同时期涵义的演变,反映了民族交往的历史过程,体现了族际政治的结构变化。文章尝试走出自称与他称的传统二分,以官方称谓引入国家对族类称谓的影响,把族类称谓分为自称、他称与官方称谓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官方称谓与自称和他称的关系出发,整理了封建王朝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以后三种背景下我国族类称谓相互转化和发展演变的大致情况,尝试厘清不同时期称谓演变背后的原则和脉络。称谓制作与演变背后,是意识形态、族体政治与民族交往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

关 键 词:族类称谓 自称 他称 官方称谓 

分 类 号:C95-0[社会学—民族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