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莎 林英武[3] 何卫民[1] Peng Sha;Lin Yingwu;He Weimin(Department of Chemistry,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Yongzhou,Hunan 425100;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 Protection for Electric Power and Transportation,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114;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Hunan 421001)
机构地区:[1]湖南科技学院化学学院,湖南永州425100 [2]长沙理工大学电力与交通材料保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14 [3]南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出 处:《有机化学》2020年第2期541-542,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摘 要:众所周知,氮杂环类化合物是许多药物、天然产物以及有机光电材料的核心骨架,研究氮杂环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化反应对化工、医药及材料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其独特的生理活性和功能,开发新型高效的氮杂环合成策略,构建结构多样的含氮杂环一直是合成化学家追求的目标[1].Minisci反应,即含氮杂环的自由基加成反应,于20世纪60年代被发现.约半个世纪以来,该反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为构建功能化氮杂芳烃提供了一条重要路径.尽管如此,该反应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通常要使用过量的强氧化剂来实现自由基的形成.另外,相比被广泛报道的Minisci烷基化、芳基化和酰基化反应,Minisci苄基化反应鲜有报道,这可能是因为在较高温度的强氧化条件下,苄基自由基很容易被氧化而不能参与反应.在已往报道中,醛参与的Minisci反应主要集中在加热条件下过量氧化剂促进的酰基化和脱羰烷基反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