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滕坤旭 杨清正[1] Teng Kunxu;Yang Qingzheng(College of Chemistr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
出 处:《有机化学》2020年第2期549-550,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摘 要:伴随着超分子化学的诞生与发展,大环分子一直是超分子体系的重要构筑基元[1].几十年来,以冠醚、环糊精、杯芳烃、葫芦脲、柱芳烃等为代表大环分子因其优异的客体识别性质而被广泛用于功能超分子体系的设计与构建[2].然而上述大环主体分子的基本分子骨架并不具备荧光基团,因此通常需要依赖客体分子的荧光性质或者通过多步反应对大环结构作进一步化学修饰才能实现荧光主客体体系的构筑[3].鉴于荧光性质在检测、传感、成像等领域的重要用途,发展具有丰富光物理性质的新型大环骨架是一个亟需突破的重要的研究方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