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付玉辉
出 处:《对外传播》2020年第3期79-79,共1页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摘 要: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教授陶林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发表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论略》一文中认为:我们需要重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表达方式,学会换位思考,从失语到主动发声,从主动发声再到被人听懂,最后达到获得认同。在话语表达上,应更多柔性化、艺术化处理。从“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表达到国际上逐渐被认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在重视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时,不仅要重视经济建设、设施建设,更需要重视文化交流和对话,消除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的敌对心态和情绪,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顺利进展。需要强调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用中国的主张和倡议完全取代现有的国际话语体系,而是建构一种包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话语叙事在内的共同体话语体系。因此,中国在进行建构中国话语权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并融合其他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叙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