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不疼华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仁勇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20年第2期8-8,共1页

摘  要:明末清初,很多中国人为避战乱而逃亡海外,清廷对他们恨之入骨,称其为“天朝弃民”,并立下严苛的法律:凡私自出海贸易或迁居海岛者,统统处斩。到1712年,清廷已收复台湾,但仍将当地居民遣送回国,就地正法。在这种情况下,海外华侨的安全和财产受到威胁时,根本不可能得到清廷的保护。1858年,美国驻华公使杜普与清廷签订《天津条约》时,对直隶总督谭廷襄说:“有几十万华侨住在太平洋沿岸,你们应往当地派遣领事,以照料民生、维持秩序。”谭廷襄一口回绝,“大清人口众多,哪有工夫顾及这些漂流到外国的浪民?”

关 键 词:驻华公使 《天津条约》 太平洋沿岸 海外华侨 直隶总督 就地正法 当地居民 收复台湾 

分 类 号:K25[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