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份美德到公民美德——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家庭与社会关系的重塑  被引量:2

From status virtue to citizen virtue:re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and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governance moderniz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国东 Sun Guodong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上海200433

出  处:《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72-178,共7页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编号:17VZL006).

摘  要:市民社会与家庭在存在形态、情感基础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均有着显见的差异。与家庭相适应的美德是“身份美德”,与市民社会相适应的美德则是“公民美德”,后者既包括与“公民心”相联系的政治美德,也包括与“公民性”相联系的社会美德。“差序格局”既不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现象,也不是其亘古不变的本质,其所依托的身份美德(即儒家式的“家庭主义”伦理)更不应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伦理基础。要推进超越亲缘性、促进公民性的社会政治建构,尤其要重视以社区和志愿社团为代表的市民社会组织的建设。市民社会组织的建设不能“如其所是”地任由其肆意发展,而应遵循“好社会”的理念予以范导。

关 键 词:身份美德 公民美德 公民性 家庭与社会 市民社会组织 差序格局 社会资本 好社会 

分 类 号:DF03[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