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斌
机构地区:[1]嘉兴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浙江嘉兴314000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0年第7期1258-1260,共3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摘 要:目的分析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方式对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气导听阈、气骨导差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8例(100耳)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纳入研究,根据中耳有积液与鼓膜形态的不同分为两组,将有中耳积液、鼓膜形态正常的患儿作为对照组[44例(50耳)],将有中耳积液、鼓膜增厚的患儿作为观察组[44例(50耳)],两组患儿皆行腺样体切除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单孔鼓膜穿刺抽液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则行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气导听阈以及气骨导差的变化情况,统计并发症情况,观察鼓室压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气导听阈以及平均气骨导差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鼓室压恢复时间长于观察组,鼓室压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22.00%)高于观察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81.82%)低于观察组(9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关 键 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注药方式 气导听阈 气骨导差
分 类 号:R764.21[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