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也会偷羊:古代避籍制度为何总失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勋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廉政瞭望》2020年第7期30-32,共3页

摘  要: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在《原君》中指出:“后之为人君者……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古代权力中枢将天下视为私产,而地方官只是他派到各地的“牧羊人”,异地为官的避籍制度根本目的,在于提防牧羊人偷羊。虽然避籍制度对防范地方官腐败、防止地方势力坐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制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封建政治的弊病,有时甚至起到了反作用。避籍制度是如何失灵的?当下应该怎么反思其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版社总监、传统文化学者王丹誉,知名青年学者、时评人羽戈,历史作家杜君立。

关 键 词:国务院研究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 牧羊人 青年学者 黄宗羲 地方官 失灵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