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天府医院,四川成都610021
出 处:《基层医学论坛》2020年第10期1467-1468,共2页The Medical Forum
摘 要: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子根),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及散寒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学证明附子具有明显的强心、抗炎、镇痛、抗衰老作用[1].但附子中含有6种乌头碱类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毒性,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附子常用量为3~15 g,中毒剂量为15~60 g[1,2],虽然临床上生附子通过炮制加工减毒后使用,但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中毒时除了影响消化系统,导致患者呕吐、腹泻,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迷走神经兴奋等症状,常伴有低血压、心律失常,肢体麻木、流涎、出汗,严重者可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呼吸抑制致死[3].常规剂量附片中毒早有报道[4],附片中毒除引起心律失常外,凝血异常亦有报告[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科收治的1例附片中毒患者的病历资料,为临床应对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12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