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涉案金额透视我国高校腐败特征——基于权力定价的视角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国冲[1] 乔琳 谭超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2]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

出  处:《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7-24,共8页Journal of Liaoni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基  金:2018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高校廉政风险评估研究”(18JZD047)阶段性成果;2019年度厦门大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0220-Y07200)阶段性成果。

摘  要:借鉴"腐败市场"理论,研究中国高校的腐败是否遵循权力定价规律。腐败金额反映了腐败人员在腐败市场上获取自身利益的能力,也反映了行贿者进行交易所付出的成本。基于对2000-2018年中国高校腐败数据库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的业务领域、高校所在地区、腐败人员的职务级别对涉案金额具有显著的影响。从涉案数量来看,基建和财务领域是高校腐败的高发区;从地区差异来看,东部地区相较于中西部地区案件数量更多;从涉案人员职务级别来看,院级领导的涉案数量更多;从高校类型来看,"985"高校的涉案金额中位数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高校。研究表明,高校腐败金额的结构性差异基本符合"腐败市场"理论的预设--公权力的价格会受到腐败的领域、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以及公职人员手中权力的大小的影响。

关 键 词:腐败市场 涉案金额 高校腐败 

分 类 号:D262.6[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