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志新[1] 林立 黄海蓉 ZHANG Zhixin;LIN Li;HUANG Hairong
出 处:《湖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112-120,共9页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际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国内外流动一体化机理与调控研究”(编号:17BJY107)。
摘 要:技术进步是农业生产效益提高、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但技术进步是否促进了农民增收,以及在农民增收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是新时代农民增收工作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中国14个农业大省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技术进步分别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技术进步对上述三者都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一样。其中,技术进步在1%的水平下对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技术进步在5%的水平下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第二,财政支农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最大,然后是工资性收入,最后是家庭性经营性收入。第三,农村人力资本、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能分别不同程度地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据此,应重视农业技术进步的主心骨力量,同时从农村人力资本、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多管齐下,破解农民增收的瓶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健康增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