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中医医院,昆山215300
出 处:《当代护士(中旬刊)》2020年第5期25-27,共3页Modern Nurse
摘 要:乳腺癌是影响全球妇女身心健康的严重疾病,我国属于乳腺癌低发国家,然而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并呈现年轻化趋势,居中国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目前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仍是手术联合化疗及放疗的综合治疗为主。而化疗药物对血管及组织有强烈刺激,长期外周静脉输液易损伤静脉,加之乳腺癌患者只有健侧静脉可以选择,所以乳腺癌患者静脉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经上肢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2]。这项技术最早由德国医生Forssmann[3]于1929年在自己身上置入成功,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我国实施[4]。中心静脉导管因其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并避免了高渗液及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及组织坏死,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近几年广泛应用。由于它始终是一个异物存在于血管内,同时是一项有创操作,PICC在应用中也易发生并发症,如静脉炎、穿刺点渗血渗液、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或外移、局部皮疹、导管破裂或断裂等[5]。集束化管理(Bundles of Care)是由美国健康研究所首先提出的,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集束化护理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现就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一些预防PICC相关并发症的思路与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