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奶牛高原适应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粮油与饲料科技》2020年第2期45-45,共1页Grain Oil And Feed Technology

摘  要:近期,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农牧复合系统草食家畜营养生理调控与健康养殖”科研团队,在西藏高海拔地区奶牛高原适应性机制探索中取得新进展。在哺乳动物中,高海拔缺氧易导致病理状态,影响包括肺、大脑、肠系膜、外周血管和视网膜等代谢活动。娟珊牛作为重要的奶牛品种,其牛奶以高蛋白质和高脂肪著称。西藏地区实践证明,娟珊牛与西藏本地牛杂交后,杂交后代初生重、生长发育、产奶量、乳品质等均有明显改善。为了明确娟珊牛高海拔适应性分子机制,该团队经过多年研究,通过分析血液蛋白质组和miRNA数据发现,高海拔缺氧可致娟珊牛免疫功能低下,但处于高海拔缺氧环境的娟珊牛可通过抑制急性期反应、凝血系统和补体系统,促进LXR/RXR活化,从而调节炎症稳态,适应高海拔缺氧环境。该研究为西藏地区良种奶牛引种、奶牛健康养殖精准营养调控、草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Dairy Science。

关 键 词:血液蛋白质 良种奶牛 草食家畜 初生重 生理调控 高原适应性 中国科学院 国际期刊 

分 类 号:S823[农业科学—畜牧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