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雅君[1] Liu Yajun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4期96-104,共9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FZS033)。
摘 要:"太子三卿"之名出现在晋武帝之时。颁行于咸宁元年的《晋令》当有对太子家令、率更令、仆的规定。太子三卿原为第六品,太康八年晋武帝下诏进第五品。太康八年诏书颁布的背景是同年晋武帝重构政治格局(调荀勖离中书)及太庙殿陷事件。在晋人的职官分类中,太子三卿与中庶子、卫率分属不同体系。晋代太子三卿制的形成,是汉代詹事属官发展、归并的结果。在晋制中,太子三卿职如皇帝七卿。与两汉相比,太子三卿被视作事务性官僚群体,不再是东宫高阶官僚。在三卿排序中,家令已经取代率更令位居首位。太子三卿在两晋仍然为东宫之"达官",这是因为"东宫官属,通为清选",太子三卿在事务职掌之外,还担负着谕教太子的职责,这一点是对汉制的继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