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品晶[1] 陈莉尧 邵立明[1] 章骅[1] 吕凡[1] 杨占(译) 王伟(译) 吕凡(审)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上海200092
出 处:《环境卫生工程》2020年第2期95-96,共2页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Engineering
摘 要:1研究亮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是微塑料的潜在产生源;*在填埋场渗滤液中发现17种微塑料;*渗滤液中微塑料丰度可高达24.58颗/L;*塑料垃圾破碎形成的次生微塑料占总量的99.36%。2背景塑料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但大量产生的塑料垃圾已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例如,近年来人们广泛关注的微塑料问题。微塑料被定义为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可分为原生微塑料(生产的小塑料颗粒)和次生微塑料(由较大的塑料破碎形成)。目前,在海洋、淡水、大气、土壤、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中均已发现微塑料。为防止微塑料污染环境,需明确其来源和传输途径。
关 键 词:微塑料 运行或封闭的填埋场 填埋场渗滤液 次生微塑料
分 类 号:X703[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9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