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慎磊 简国新 邓伟林 谷小红 刁碧群 林小军 管云
机构地区:[1]广州瑞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 [2]中山火炬开发区农业服务中心,广东中山528400 [3]佛冈县植保植检站,广东佛冈511600 [4]广州中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3
出 处:《中国植保导刊》2020年第3期56-60,共5页China Plant Protection
基 金:岭南蔬菜重大叶甲类害虫监测与防控技术示范推广(201710010068);重大外来入侵生物防控体系构建与应用(2017-L151)。
摘 要:为研究叉角厉蝽人工大量繁殖技术和其在草地贪夜蛾防治中的应用,笔者测定了室内饲养条件下叉角厉蝽的平均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分析了饲养密度和饥饿处理对叉角厉蝽存活率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叉角厉蝽田间释放密度和时期对防治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25~32℃、相对空气湿度60%~80%、光照周期L∶D=14∶10的条件下,饲养叉角厉蝽一个世代需要41.40 d。饲养密度过高或过低都显著降低总产卵数。雌虫平均产卵量和存活率随饲养密度升高而降低,室内饲养叉角厉蝽成虫的最佳密度为4头/L。饥饿处理对不同龄期的叉角厉蝽存活时间的影响有显著差异。雌虫耐饥饿能力最强。在田间玉米虫量约为20头/百株时,按照0.24头/m2释放叉角厉蝽5龄若虫,7 d后草地贪夜蛾虫口减退率达72.41%;玉米拔节期释放叉角厉蝽效果好于喇叭口期和抽穗期,7 d后草地贪夜蛾虫口减退率达68.75%,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分 类 号:S436.5[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14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