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的内在建构与冲突--以《创业史》《红旗谱》《青春之歌》《百合花》的批评活动为例  被引量:3

The Internal Construction and Conflict of Realistic Criticism in the "Seventeen Years’ 5--Taking Builders of a New Life, Keep the Red Flag Flying, The Song of Youth, Lilies as exampl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荣 孟繁华 Zhou Rong;Meng Fanhua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辽宁文学院《当代作家评论》 [3]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

出  处:《当代文坛》2020年第3期84-92,共9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  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解放区妇女类报刊[1935-1948]与‘新女性’的文化镜像”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L18DZW001。

摘  要:现实主义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建构的主线,从现实主义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再到"两结合",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论争中,可以看到试图建构新的范式的种种努力,尤其是寻求现实主义中国本土道路的可能性的潜在愿望。"十七年"现实主义文学批评,清晰地勾勒出彼时文学批评的建构维度、突围努力以及历史局限。一方面,对现实主义的阐释、辨析、争论,不仅仅是理论话语和批评实践的自我完善,更是文学批评对中国现代性政治选择的回应;另一方面,在具体批评实践中,对五四文学传统、古典文学资源以及民间文化资源的肯定与发现,又彰显了文学批评主动"突围"的自觉,彰显了文学批评的肯定性意涵。《创业史》《红旗谱》等红色经典文学作品的批评活动呈现了这种内在建构与冲突的复杂性。

关 键 词:“十七年” 现实主义 文学批评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