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城[1] Cheng ZHANG
机构地区:[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北京100091
出 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53-63,共11页Journal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
摘 要: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梁漱溟就提出要实行多党合作的制度,并与中共领导人多次提起。尤其是在乡村建设因日本入侵被迫停止后,梁漱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参加国民参政会,并去延安会晤中共领袖毛泽东。同时,经巡历视察前线发现国共两党摩擦日益严重,有感于抗战建国的现实危机,便邀约第三方面发起成立了民盟,团结第三方面力量积极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并进一步明确提出其政治主张,阐释其政党观念,即结束独裁,各党派共同合作成立党派综合体,"一中有多,多上有一",共商国是、共定国策,使政权与治权截然分开,完成政党政治的顶层设计,以图实现建国重任。就理论而言,梁漱溟对中国政党理论的理解过于理想化;就现实而言,梁漱溟一生政党政治的实践多数尽归失败,但并不足以否认其一生对中国政党理论与政党政治独立思考之价值与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