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纪宇
机构地区:[1]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
出 处:《文学教育》2020年第10期60-61,共2页Literature Education
基 金: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YJSCX2019-053HLJU)资助。
摘 要:陀氏的小说中人物几乎时刻处于痛苦的境地之中,这种痛苦大多源于一种内在的罪感.正是因为罪感的内在化,使人们更加愿意经受苦难,以净化自我,同时也对背负罪恶的人表现出同情和宽恕.本文以中篇小说《永久的丈夫》和《涅朵奇卡》为例,通过对主人公的分析对比来展现陀思妥耶夫斯基苦难叙事中的罪与恕主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