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夏云[1]
出 处:《当代音乐》2020年第4期105-106,共2页Modern Music
摘 要:不管在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还是通俗唱法中,共鸣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要想演绎好一首声乐作品,最基本的是有自然圆润的声音,然后投入相应的情绪情感,寻找到整个身体器官的各个共鸣感觉,乃至对整首歌曲产生的共鸣,那么,在民族唱法中,要怎样运用好共鸣才能使我们演绎出来的作品“有感觉”?笔者分析民歌中良好声音的获得,主要依靠正确的呼吸方法、共鸣的产生、共鸣的调节、共鸣的平衡等问题。因此,运用好共鸣是关键,人的声音在所有的声音中本来是很小的,但通过寻找共鸣,利用各个发生器官产生共鸣,从而可以让原本小的声音变得响亮丰满圆润又具有穿透力,它直接影响演唱时的音高、音量、和音色。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8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