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巴金作品中女性形塑的限度及其发展——以《家》与《寒夜》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陆丹琦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杭州310012

出  处:《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年第5期105-107,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巴金的作品塑造了诸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反映出他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其中即有"天使型女性"和抗争型新女性。巴金早期作品《家》中鸣凤、瑞珏、梅等受难天使的女性形象,事实上服务于中国现代男性启蒙与革命叙事,是依附于男性的非独立个体。巴金的作品在构建现代新女性时,也存在着个性解放不彻底、女性生命逻辑不完整等缺憾。但从《家》到《寒夜》的创作及《寒夜》的多次改写中,可见其笔下女性形象的成长与发展。

关 键 词:巴金 《家》 《寒夜》 女性形象 局限性 成长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