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唐秀美[1,2] TANG Xiumei
机构地区:[1]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 [2]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100097
出 处:《中国土地科学》2020年第3期101-104,共4页China Land Science
基 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9192010);北京市农林科学院2020年度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项目(PT2020-29)。
摘 要: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口持续外流导致农村劳动力缺乏、社会结构退化、地方市场萎缩、小微企业倒闭等现象,引发日益严重的“乡村病”问题,更是造成了城乡发展不平衡[1]。中共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立足当前、面向长远,就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具体部署。乡村振兴的目标指向十分清晰,关键在遵循乡村分化与差异性原则的基础上选择可行的技术路径[2]。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土地整治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未合理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3]。国际上将土地整治作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工具,认为其在城乡等值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方面作用巨大[4-5]。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