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於晓雪 马娟娟[1] 刘颖[1] 郭亚岚 王砾[1]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医院,430074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10期42-44,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某高校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825例某高校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并比较血压达标患者与血压未达标患者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心率,分析影响血压达标的单因素及多因素。结果 825例患者中,血压达标患者489例(59.3%),血压未达标患者336例(40.7%)。血压达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21±12.1)岁,平均病程为(12.0±9.2)年,平均BMI为(23.9±2.6)kg/m2,平均心率为(74.2±4.8)次/min;血压未达标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5±12.1)岁,平均病程为(12.3±10.0)年,平均BMI为(24.6±2.8)kg/m2,平均心率为(75.5±6.5)次/min。血压达标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BMI、平均心率均低于血压未达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患者与血压未达标患者平均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患者的女性比例、BMI<24 kg/m2比例、心率<75次/min比例、体育锻炼时间≥150 min/周比例均高于血压未达标患者,年龄比例优于血压未达标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达标患者与血压未达标患者的病程比例、药物应用数量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45~64岁、BMI<24 kg/m2、心率<75次/min、体育锻炼时间≥150 min/周为血压达标的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管理中应注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管理重点;对≥65岁患者医务人员应注意其心理、生理特点,以进一步提高社区血压控制达标。
分 类 号:R54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