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静[1] XIE Jing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年第3期17-23,共7页Journal of United Front Science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沟通城市:新媒介背景下中国城市传播状况调查和评估”(16JJD860001)。
摘 要:奠基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共产党统战理论与实践,其所面对的社会关系和政治结构深受当时居于主导地位的媒介技术和交往方式的影响。当前新媒体技术的爆发式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政治认同和政治联盟建构。新媒体技术时代的个体存在方式逐步从原子态向量子态转换:量子化个体处于叠加态,个体的存在方式与特定的数字技术联系在一起。与之相应,群体建构兴起新的关联逻辑——离散式联结。离散式联结具有非整体性和非独立性特点。基于个人认同与群体联结方式的变革,传统统战工作模式面临缺乏竞争力和连接力的挑战。针对当前网络统战工作中的新媒体观念表象化、工具化问题,大统战工作格局要打破统战工作的专业化、部门化,将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贯彻到国家治理的每一领域、每一环节、每一岗位;在多样化的行动中建立多元化的联结形式,尤其是针对个体、具体事件的微联结;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增强新联结的可见性和感染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2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