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粳糯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探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曾华忠[1] 廖春良 杨光照 韦翠莲 王大鹏 

机构地区:[1]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2]融水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广西柳州545300 [3]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1

出  处:《南方农业》2020年第5期15-17,共3页South China Agriculture

基  金:融水特色香粳糯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及其生态稻产业化示范推广(桂科AD16380140);克氏原螯虾稻田生态种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桂科AA17204095-4);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桂农科2019M36)。

摘  要:香粳糯是传统农业传承和发展的结果,是经过长时间人工和自然选择形成的常规农家糯稻品种。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香粳糯的生长特性,分析当地香粳糯低产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山区农民种植香粳糯提供技术支撑,提高产业扶贫效果。

关 键 词:香粳糯 低产原因 栽培技术 

分 类 号:S511[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