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博婷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世界文学》2020年第3期251-265,共15页World Literature
摘 要:进入“后脱欧”“后真理”时代的英国什么样?看看苏格兰女作家阿莉·史密斯,或可窥其一斑,她算得上是对此反应最快、最能表现其面向的当代作家了。自从一九九五年初登文坛,史密斯多产且质优,十数次获各类文学奖项,四入布克奖提名,更有人说她是苏格兰目前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英美阅读界对她从语言到技巧多有溢美,不过作为发达文化工业的一个链条,见诸报章的简短书评对成名作家一般只有吹捧,少有对其内涵的深刻批判。此外,涉及性别、民族的政治正确的魔咒也会阻碍某些意见的表达。及至国内文学界,对史密斯虽有一定关注,翻译出版了她的四部小说,也还在组织翻译其近作新作,但少有人对其作品展开批评型细读,普通读者对她更为不熟。本文因此不揣浅陋,愿对史密斯作一综述,尤其提醒学界注意她自觉的“苏格兰”视角,她对性和性别的表述,以及在痼疾难除的“后时代”英国社会中所寻求的三种安慰:语言、女性艺术和孩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