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摘 要:本项目于2017年11月立项,首席专家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陈尚胜教授,项目组成员包括20余位从事16-18世纪中韩关系史、中日关系史和日韩关系史研究的校内外学者。壬辰战争是因战争发生于明朝与朝鲜干支纪年壬辰年(1592)而得名。这是一场由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发兵侵略朝鲜进而入侵中国、明朝出兵援救朝鲜的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战争,所以各国有不同称谓:中国明清时期的史书多称为“万历朝鲜之役”,今人多称为“万历援朝战争”;朝鲜王朝(1392-1910)分别称为“壬辰倭乱”和“丁酉倭乱”(在1593年7月以后中日议和停战的背景下,日本于1597年2月再次发动对朝战争,因该年为丁酉年而得名);日本则分别称为“文禄之役”(1592年是日本的“文禄元年”)和“庆长之役”(1597年为日本的“庆长二年”)。综合这场战争的命名差异,项目组改用中、日、韩三国曾普遍采用的干支纪年来标示这场战争的名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