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宁波大学医学院,宁波315211 [2]宁波市第一医院
出 处:《现代实用医学》2020年第4期557-559,共3页Modern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自从在1976年Fernstr m首次成功从经皮肾通道取出肾盂结石,发明了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之后[1],PCNL就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目前,PCNL被推荐为治疗>2 cm的上尿路结石及复杂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2],具有高效、相对微创等优点,但是术后常并发出血,危及生命[3]。PCNL术后并发出血多因术中穿刺导致,目前常采用垂直穹窿穿刺,该法可最大程度避开肾脏血管,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PCNL术中经皮穿刺入目标肾盏内是手术最为关键的步骤,但实际临床工作中可能出现穿刺通道偏倚、穿刺损伤血管甚至大动脉等情况,增加术中或术后出血、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风险,如何精准穿刺入目标肾盏成为泌尿外科医生行PCNL手术最大的难题。PCNL术中穿刺针穿刺入目标肾盏内需由辅助工具或器械引导,传统穿刺引导一般为X线或B超,但传统穿刺引导的穿刺成功率并不令人满意[5]。随着近年来手术器械与科技水平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术中引导穿刺的新型方式、器械。现就PCNL术中穿刺引导方式的相关进展,作以下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