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流亡影人”郑基铎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  被引量:4

South Korean Exiled Filmmaker Gi-tak Jeong and the Chinese Films in the 1920-30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吉安 Lin Ji’an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当代电影》2020年第5期70-76,共7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抗战时期中国电影放映史研究(1937—1945)”(项目编号:19YJC760055)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电影界,曾活跃着一批从韩国"流亡"而来的电影人。郑基铎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位集编、导、演于一身的电影人才,曾在中国执导和主演了十余部电影作品。然而,无论是在中国电影史还是韩国电影史上,他都长期被人们忽视。本文以《申报》等中文资料为中心,对其在中国开展的电影活动进行细致梳理。他的创作既有轻松、媚俗的商业派电影,也有比较严肃、认真的社会派电影。这种双重的银幕书写,体现了郑基铎一方面立足于商业电影的生存策略,另一方面又力图在影片中表达其民族情感与社会关怀。他在中韩电影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历史意义不容忽视。

关 键 词:郑铎基 “流亡影人” 韩国电影 商业派电影 社会派电影 

分 类 号:J909.1[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