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亦平[1] SUN Yiping
出 处:《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21-25,共5页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东方道文化与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研究”(19AZJ002)。
摘 要:游仙诗是歌颂遨游仙境、赞美神仙世界的抒情咏怀诗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的兴起及由北向南传播,游仙诗的文化意蕴也出现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两晋时,在南方社会中出现的以郭璞为代表的文人游仙诗,受老庄思想及江南道教神仙信仰的影响,以一种婉约雅致的抒情风格来描绘多姿多彩的神仙世界,借助于道教之术及对神仙意境的描绘来表达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南朝时,上清派道书《真诰》中的道教游仙诗,以神仙口吻引导凡俗之人修道成仙,成为游仙诗的新类型,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上清派在江南世家大族中的兴起与发展。南朝帝王、文人和道士所创作的游仙诗,通过精湛词语、深远意境和丰富想象力来理悟"道"的深刻内涵,既提升了游仙诗的文学水平和文化意蕴,也展现出道教游仙诗所特有的生命关怀,在东方道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2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