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后平[1] 张荣莉 王丽英[2] Liu Houping;Zhang Rongli;Wang Liying
机构地区:[1]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2]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出 处:《农村经济》2020年第4期1-9,共9页Rural Economy
基 金:教育部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城乡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研究”(编号:20YJA790044);四川省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创新农业发展方式驱动四川省乡村产业振兴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编号:2019JDR0136);四川矿产资源研究中心2017年度一般项目“四川省民族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编号:SCKCZY2017-YB02);成都理工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乡村产业振兴研究中心”(编号:YJ2017-JD005);2019年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民合作社在政策、功能与机制上不断与时俱进,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农业农村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时期,农民合作社作为新型经营主体之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合作社实践及政策演进基础上,分析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农民合作社的功能与作用,剖析了我国当前松散型、半松散型、紧密型合作社的特点和一般功能,揭示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合作社的演进趋势及功能转变。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社是实现社会化大生产的有效组织形式;松散型、半松散型和紧密型合作社适应于我国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民合作社在组织形态和功能上需要不断变革和完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