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芳 张蓓[1] 王继萍[1] LIN Fang;ZHANG Bei;WANG Jiping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吉林长春130000
出 处:《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0年第5期320-320,共1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Imaging and Therapy
摘 要:患者女,35岁,蒙古族,因“间断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3个月”入院;15年前患肝包虫病,经外院活检证实,未接受手术治疗。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压痛(+),反跳痛(-)。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98.3μmol/L,直接胆红素68.7μmol/L;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45%,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5.91×109/L。CT平扫见肝内8.3 cm×7.4 cm团块状低密度影,界清,CT值约9~17 HU,壁稍厚伴钙化,局部与右肝管相通,与肝门区胆管分界不清;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直径约1.3 cm(图1A)。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肝内混杂信号肿块,壁略厚,其内见多发大小不等囊状长T2信号,与肝总管(图1B)及右肝管(图1C)相通。影像学诊断:考虑肝包虫囊肿合并胆道瘘。1周后行腹腔镜下右半肝切除、胆囊切除、胆道探查、T管引流及肝包虫内囊摘除术。术后病理诊断:符合肝囊型包虫囊肿、右肝管肝包虫子囊(图1D)。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