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卓 胡梦珠 Wang Zhuo;Hu Mengzhu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社会发展与西部开发研究院 [2]四川大学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3]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9期124-130,共7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彝族长期贫困与代际传递的实证研究”(16AMZ012);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与稳定脱贫研究”(2019-GMB-020)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产业建设贯穿我国农村发展始终,一直是我国反贫困的重要政策措施。家庭禀赋差异对产业扶贫效果影响显著。基于对民族地区的实地调研和569户贫困家庭的问卷调查,发现:家庭健康人力资本对产业扶贫效果影响突出;户主技能与职业状况通过影响家庭社会资本进而影响产业扶贫效果;贫困心理通过影响贫困家庭经济行为进而对其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农村产业发展应将家庭视角纳入政策过程,从贫困家庭的构成差异中理解其不同的利益诉求,做到真正的"精准施策";政府应平衡"发展"与"服务"两项职能,重点提升贫困家庭发展能力,激发其发展潜力;破解贫困家庭的心理陷阱是激发其内生动力、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9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