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中储券兑换率的物价影响效应:基于反事实分析的研究  

The Price Effect of the Exchange Rate of Reserve Bonds in the Postwar Period:a Study Based on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严跃平[1] 李燕君[1] YAN Yueping;LI Yanjun

机构地区:[1]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淮安223001

出  处:《武陵学刊》2020年第3期89-97,共9页Journal of Wuling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刺激与反应:通货膨胀下微观经济主体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研究(1940-1949)”(18YJC770038)。

摘  要:抗战胜利后的伪币处理,涉及到国民政府法币与汪伪政权中储券的兑换政策问题。厘清该兑换政策的影响效应,可以借助前沿的"反事实"分析方法,构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对上海和后方五大城市物价指数的变化进行计量分析后发现:200∶1的兑换比率对上海物价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是物价由下跌转为飙升的重要诱因。该实证分析不仅在计量上通过检验,而且具有史料支撑基础,即不合理的货币兑换政策使得以法币计算的上海物价远低于大后方,导致投机风气盛行、上海物价快速上涨。

关 键 词:中储券 兑换比率 “反事实”分析 上海 物价 

分 类 号:F129[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