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医案分析新安六大医家温补学术思想及辨治特色  被引量:15

Academic thought of warming and tonify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six doctors in Xin’a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linical medical case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佩文 王键[2] 刘兰林[3] 郭锦晨 冯烨 杨勤军 ZHANG Pei-wen;WANG Jian;LIU Lan-lin;GUO Jin-chen;FENG Ye;YANG Qin-jun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合肥230038 [2]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8 [3]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合肥230038 [4]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州510006

出  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年第4期451-454,共4页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26B0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安王氏内科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228号);安徽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重点项目(2017011)。

摘  要:新安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地域性综合性流派,其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名医辈出。本文基于六大新安医家的临床医案集,即汪机《石山医案》、孙一奎《孙文垣医案》、郑重光《素圃医案》、程杏轩《杏轩医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吴楚《吴氏医验录》浅析其各自温补学术思想及辨治特色。汪机基于“营卫一气学说”认为营兼气血,温补脾胃当培元益气,倡“参芪”可气血阴阳俱补,尤重其补阴血之功;孙一奎强调元气当生生不息,治法上将汪机参芪同用与薛己温补下元法结合,在用药上重视对三焦元气的保护和治疗;郑重光针对时医专事苦寒伐真阳之弊,喜以附桂姜类取效,多用温阳益火之剂,以四逆汤见长;程杏轩汇多家之学,既重视温补下元精气又重视脾胃气血,强调补养阳气,尤重肾中之阳;叶天士以上中下损为经,伤阴伤阳为纬,形成“甘药培中,上下兼顾”的特色理虚大法,并首提“通补胃阳”,强调当善用补益胃气、温补胃阳之法;吴楚以活用参芪桂附著称,常合用益气温阳之品,健脾与温肾同治。

关 键 词:新安医学 温补 中医文献 医案 汪机 孙一奎 郑重光 程杏轩 叶天士 吴楚 

分 类 号:R249[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