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菌病7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宋文锋[1] 秦洁 陈红 陈晨[1] 闫涛涛[2]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西安710061 [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西安710061 [3]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出  处:《临床内科杂志》2020年第2期109-111,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Internal Medicine

基  金: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青年科学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8QN-02)。

摘  要:目的探讨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特点,以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7月1日~2018年8月30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布鲁菌病患者73例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特征。结果73例患者年龄集中在40~60岁,74.0%(54例)有活羊、羊肉或羊奶接触史,男女比例为2.04∶1。26.0%(19例)以肌肉关节疼痛、腰背疼痛或乏力纳差等为首发症状而就诊于骨科、风湿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及疼痛科等。绝大多数患者有发热(90.4%,66例)、乏力(47.9%,35例)、多汗(39.7%,29例)、肌肉疼痛(50.7%,37例)及关节疼痛(45.2%,33例)等典型表现;肝酶升高及贫血发生率均超过50.0%。血清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患者48例(65.8%),血液、骨髓培养马耳他羊布鲁菌阳性患者分别为39例(53.4%)、10例(13.7%),血液和骨髓细菌培养阳性报警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5±0.96)天比(2.80±0.80)天,P=0.454]。大部分患者治疗2~5天后临床症状缓解;除1例失访,所有患者均完成足疗程治疗,且无复发病例。结论布鲁菌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有活羊、羊肉或羊奶接触的高危人群出现发热时应警惕布鲁菌病,早期行布氏杆菌凝集试验及血或骨髓培养对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布鲁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分 类 号:R516.7[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